
-
2025-07-09
-
2195次浏览
ESHRE巴黎年会盛大开
2025年6月29日至7月2日,第41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法国巴黎隆重举行。作为生殖医学领域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生殖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争议焦点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次大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团队携6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亮相,其中2项入选口头报告,4项壁报交流,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殖医学的创新力量和深厚底蕴。
儿童生育力保存重大突破:
促性腺激素预处理改写低龄患者结局
方丛教授的口头报告《Optimizing In Vitro Maturation Outcomes of Oocytes Following Gonadotropin Priming in Premenarcheal Girls Undergoing Ovarian Tissue Cryopreservation》成为儿童生育力保存领域的焦点。这项由梁晓燕教授、方丛教授、赵伟娥和郭映纯博士等人共同完成的研究,通过对167例3-18岁未接受化疗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证实:幼年卵巢中存在功能性促性腺激素(Gn)受体,且Gn预处理能够显著提升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率(49.2% vs 36.2%,P<0.001),其中3-5岁组的获益最为显著(OR=3.04,95% CI: 1.21–7.65)。此外,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Gn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类固醇生成、DNA修复和纺锤体组装四大通路来改善卵母细胞质量。这一突破性发现颠覆了“幼年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的传统认知,为低龄患者的生育力保存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研究成果近期已被生殖医学领域顶级期刊之一《Fertility and Sterility》接收发表。大会报告结束后,澳大利亚皇家妇女医院的Debra Gook教授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Claus Yding Andersen教授当即表达了合作意向,计划联合开展儿童IVM技术的跨国多中心研究。
个体化扳机策略优化:
破解不同卵巢反应人群临床难题
另一项备受关注的口头报告是黄睿教授代表梁晓燕教授、郭嘉仪博士等人进行的题为《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rigger Strategies on Oocyte Maturation Rates Based on Ovarian Response: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Study》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深入探讨了不同扳机策略对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并根据患者的卵巢反应提供了个体化的优化方案。这项研究强调了在辅助生殖技术中,根据卵巢反应选择合适的扳机策略对于优化卵母细胞成熟率的重要性。
多维度交流,四项壁报展示创新成果
除了精彩的口头报告,周传传副研究员、陈培根博士后、马朦惠博士和王城硕士等中六生殖医学团队人员也带来了精彩的壁报交流。这些壁报涵盖了生殖医学的多个方面,包括生殖内分泌、辅助生殖技术优化、宫腔菌群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生育力保护等,进一步展现了团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壁报交流为参会者提供了面对面沟通的机会,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推动生殖医学进步,造福患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长期致力于生殖医学领域的临床诊疗、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此次在ESHRE年会上的突出表现,不仅彰显了中心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体现了中国生殖医学界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团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针对青春期前儿童生育力保存的突破,将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为更多有生育需求的家庭带来希望。未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奉献的精神,深耕生殖医学领域,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推动全球生殖医学发展和改善人类生殖健康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六生殖 助您好孕
